港中深金融科技MSc面试小记
港中深金融科技MSc面试小记
如果放在半年甚至4个月之前,看到群里转发的开放日活动我肯定会不屑一顾。在我的印象里,这种东西只是把网上随便能查到的内容放到ppt上再讲一遍,纯属是招生办或者组织宣传部没活硬整。不过在经历了4个月一挂再挂的面试,我能感觉到如果再没有一个保底的去处,可能会焦虑到连正常吃饭睡觉都会成问题。关于就业与申请面试带来的压力一两句话实在难以尽述,总之13号睡前我最终决定还是抓住这看起来几乎是诈骗的微小机会去面试一下试试。
在它的宣传中,这个开放日只开给华工学生,大四的去了可以参加绿色通道面试,只要面过了就可以跳过正规流程中的笔试面试而直接录取。在我的印象里,我曾参加过无数这种所谓保证录取机会的公共活动,但碍于凭自己的实力实在难以与其他人竞争,我从没能从中得利,回回陪跑。
所以这次我自然也不会认真准备,13号晚上出去吃了顿呷哺,用学生认证优惠了不少钱。回来用deepseek写了个自我介绍和可能的问答就睡了。按理说应该再练练口语的,任哪个面试官看见我那个口语成绩肯定都要狠狠拷打的,不过此时现练也无力回天了,准备个中文稿背下来到时候现场口翻则已。
从大学城到港中深,坐两个小时的车,这期间除了广州郊区的房子和桥梁都有很浓的梦核感,我想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我今天得到的东西是否能值回四个小时车程和早起带给我的折磨。
到了学校,一切都如预想般无聊。作为一个参观者,我认为只有拿到offer,确定我以后一定能来上学,参观时才能做到真正轻松。若是心里一直悬着不确定的结果,校园再美宣传得再好,也只会让人更紧张心烦。
按正常的参观路线,午饭后是要坐观光车在学校转一圈,最后停在图书馆,可以进去自己玩。至于要面试的,在图书馆就不能下车了,而是直接开到面试地点。这一段路让我感觉格外漫长,整辆车上只有我一个人,若是10分钟后不用面试,我一定会好好享受一下这领导包车般的特权感觉,再放一首《游京》做bgm。但遗憾的是有事压着很难去想些别的,甚至我在试图回忆自我介绍的内容时都未能做到。吹着11月份的广东不冷不热的风,我想到的只有如果当时没报面试,现在一定会在快乐地、毫无压力地参观图书馆了,只是这样我就又亲手为自己封死了一条后路。
坐在等待的椅子上,我依然难以回忆起一句自我介绍的内容,只好一遍遍看着稿子读第一句,祈求到时候能顺理成章地说出来。到了后面干脆开了一把元气骑士,与其做这种无用功,倒不如放松放松。
事实上,当我坐到面试会议室椅子上时,仍然大脑空白。我是读计算机专业的,金融名词听不懂怎么办?要怎么让面试官重复问题?区块链到底算不算金融相关?可惜面试官没给我仔细思考这些答案的时间,就在这个时候我终于回想起了第一句到底是啥。
I'm Zhao Yipeng, a senior student majoring in CS at... 好在这不是考雅思,我有充足的时间想那些东西要怎么说出来而不用时刻担心考官开始问下一个问题。事实证明,每当我为一件事过度地担忧或准备,它就一定不会按我期望的趋势进行,反之亦是如此。考官听完我那现编的自我介绍,总算是看到了我简历上的雅思成绩那一栏:“既然你考过了雅思,那我们后续用中文交流吧,流畅一点。”
既然你让用中文,这种面试对于经历过百来次拷打的我来讲确实就不算什么了。两个国际竞赛二等奖一摆,transformer一说,也许唬不住面试的教授,但是想必也足以拉开和其它来面试的金融经管专业的人差距。最后面试官又聊到他正好也很喜欢区块链,那直接一段freetalk大火收汁。
当我再看向桌面,打印店的标签纸和简历上方已躺着一封推荐信。
会议室外的气氛依然压抑,还有人在等待。这种安静的环境让我难以想象我刚才已经收获了这大学三年半一来追求的offer保底,更是我参加这么多次活动和面试一来第一次没有陪跑。不过仔细想来,之前我在取得任何自认为的成就时,好像也都是这样,好像这是注定好的,无论是我自己还是别人都不应该为此庆祝。
下午的日程才刚刚开始,只是这一次我感觉茶点格外的好吃,上午喝一口就想吐的廉价奶茶也可以至少当水喝了。虽然最后我不一定会来,这封offer也并不一定真的会起什么作用,但至少这一趟全程都是免费的,而且经此一趟我也终于有了一点信心,有了点继续尝试的勇气,无需再那么焦虑了。
回程路上昏昏欲睡,醒来时开到南沙,视野很开阔,窗外正对今晚的红云。原来并非身边无人分享喜悦,天空在为我欢呼。


